照妖镜|军人,还是士兵。

时间:2025-04-04 21:46:36来源:聚焦媒体网 作者:紫陌

今天是《建军节》,首先祝各位现役的、曾经的军人节日快乐。那为什么我要突出军人两个字,而不是说我们当兵的节日快乐?因为两个名称虽然差不多,但它的概念却是完全不一样的。首先,士兵职责是保卫一家一姓,没有立场、没有良知,让干嘛就干嘛,说难听的就是和机器一样充当权力的打手,一家一姓之打手,就像纳粹德国时候的纳粹军。而军人的职责是守护宪法的尊严,国民的尊严、国土的完整,不听命于任何个人,也就是纳粹德国时期的国防军。虽然他们都属于德国的军队,但在二战结束之后,被审判的清一色都是纳粹军,没有德国国防军。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国防军没有参与希特勒的作恶行为,甚至还有很多国防军的高级将领组织了多次暗杀希特勒的活动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当时的德国陆军上校克劳斯·冯·施陶芬贝格。电影《行动目标希特勒》就是以他的原型拍摄的,汤姆·克鲁斯演的。这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一些德国国防军试图刺杀希特勒以拯救人类,停止战争的的电影。虽然最后失败了,但他们的光荣将永载史册。影片最后,施陶芬贝格喊道:“我们无需羞愧,我们曾奋起反抗。我们为自由、正义与荣耀而献身”。然后英勇就义。这次刺杀案一共涉及到了7000名国防军,并处决了5000人。希特勒,作为当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最高指挥人,国防军必须要听德意志政府的命令,也就是听希特勒的命令。但是这个命令只限于对外战争,如果让他们拿起手中的枪去对准无辜的人民,他们是坚决不会干的。但党卫军不一样,它是德国纳粹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人士的武装工具,相当于今天的打手。这群人最著名的就是干了“利迪策村” 大屠杀。1942年6月10日,德国军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“利迪策村”进行了报复性屠杀,因为有人朝“莱因哈德·海德里希”开了枪。作为对海德里希被刺杀的报复,希特勒命令党卫军摧毁了利迪策村,并处决所有15岁以上男性村民,妇女被送往集中营,全村340人左右全被屠杀,其中88名儿童(包括有几个襁褓里的婴儿)。这也是“国际儿童节”的由来。还有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灭绝,也是党卫军干的。所以,这就是军人和士兵的区别。接下来呢我讲三个小故事,可能大部分的读者都听过,但是今天我希望各位再听一下。首先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东德的故事。在1992年的二月,柏林墙倒塌后的两年,东德士兵亨里奇被告上了法庭,受到了法律的起诉。在法庭上,随着控辩双方激烈的陈词,东德士兵亨里奇射杀青年洛弗洛伊的一幕又浮现在大家的眼前。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心都充满了无限的伤感和悲痛,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真切切。事情回到了1989年2月的那一天傍晚。那一天,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,大地笼罩在一片朦朦胧胧之中。当时的东德士兵亨利奇正警惕地守卫在柏林墙东德的这一边。因为柏林墙的建立,常有东德人采取翻越柏林墙的方式,偷偷跑到西德去。这一天,亨里奇和往常一样警惕的守卫着,突然他看到有一个人鬼鬼祟祟的爬上了柏林墙,企图逃到西德去。见此情景,亨里奇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冲锋枪,瞄准了那人,扣动了扳机。这名被击毙的东德青年名字叫洛弗洛伊,当时只有22岁。他偷越这一面墙,只不过想去看一下西德那边快去世的母亲。事后亨里奇受到了上司的嘉奖,成为了东德的英雄。可没想几个月过后,柏林墙倒塌了,柏林墙的倒塌重新实现了东西德国的统一。那老百姓自然不会放过这些替东德卖命的士兵。于是亨利奇遭到了洛弗洛伊家人的起诉,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。在法庭上,亨里奇的辩护律师辩护说:亨里奇作为一名士兵,他在执行命令!作为一个军人,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,他别无选择。另外他在执行的时候发现了洛夫洛伊企图翻越围墙,在这种情况下他有权开枪。如果说他有罪,罪不在他。听到的辩护律师慷慨这样的辩护,法庭上所有的人从心理上也默认了,因为他是一个军人,他在执行命令,他别无选择,辩护律师说的没错,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”。这时,法官西奥多-赛德尔面色严峻,他义正词严地反驳道:作为军人,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,这一点无可置疑。可是,大家不要忽视这样一个细节,作为一名军人打不准是无罪的。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,当你发现有人翻墙越境时,尤其还是自己的同胞!此时此刻,你在举枪瞄准射击时,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,因为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!因为你是军人!不是杀人机器!接下来法官又深情的说道:在这个世界上,除了法律之外,你还有良知。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,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,而不是法律。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。法官洪亮的声音在庄严的法庭上回响,这个声音就像一枚重磅的炸弹一样,砸在所有人的心头,给所有的人深深的心灵震撼。旁听席上很多人的眼光里闪烁着泪花,有的人相拥而泣。士兵亨李奇没有辩驳,他的眼里面噙满了泪水,胸口开始剧烈的起伏,看得出来他的内心一定受的煎熬。他把目光慢慢的投向洛弗洛伊的家人,真诚的跟他们父母说了一句:对不起,我错了。说完之后,惭愧的低下了头,再也无力抬起头。最后法庭以亨李奇蓄意射杀洛弗洛伊,判两年半的徒刑,且不予假释。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?虽然这个亨里齐没做错,但是他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“军人”,什么是“士兵”。就跟我开始讲的一样,你为国家去抵御外敌,站在人民的立场保卫人民的,这叫军人。如果你没有良知,只有立场,为权力充当打手,你这个只能叫做士兵。第二个故事:波罗的海三国。1991年,为了支援爱沙尼亚从苏联独立,拉脱维亚、塞尔维亚人民自发的走出家门,手拉手将三国的首都连接在一起,人和人贯穿了三国的国土上。眼见局势失控,苏联军队紧急派出了王牌部队前去镇压。可正当这支军队准备驱散人群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。只见一大群牧师、修女们抱着耶稣的圣像站在了苏联装甲车的前面。耶稣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的,所以苏联官兵们都不敢再前进。再加边境线上有大批的西方记者们等着拍下苏军镇压的照片。这就搞得苏联坦克不能压、枪又不能开。话说回来,当时的苏联军队已经不再是斯大林时期,那批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了。在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,他们有的故意把枪口朝天瞎开枪,有的放下了枪,甚至有的跳下了坦克和孩子们一起手拉手。我印象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照片,各位去可以网上查一下,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,把一朵玫瑰花插进了坦克的炮管里面。那我想当时的苏联士兵,肯定犹豫了一会儿,因为过了2~3分钟后,他居然钻出了坦克,拿起了花还给了姑娘,并且鞠躬致歉。1991年的12月25日,圣诞节这一天,在人性的光辉照耀之下,不只是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塞尔维亚独立,苏联也就从此解体。我想抬高一厘米枪口是你自己拥有的权利,这个是最高的行为准则。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,无论事态如何的改变,只要你抬高一厘米,你将永远会受到道德的最高褒扬,与日月同辉。第三个小故事,罗马尼亚。1989年的年末,东欧大陆出现空前的动荡,随着东德、波兰、捷克、匈牙利相继出现大规模的政治运动,搞得罗马尼亚国内是人心惶惶。12月21号,齐奥塞斯库在布加勒斯特广场上举行了一个群众大会,并发表了重要讲话。结果刚刚讲了两句,广场上突然间有个人开始高喊:要自由,要面包,不要齐奥塞斯库。顿时,整个群众大会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。人们开始冲进书店,焚烧齐奥塞斯库的著作,捣毁街上他所有的画像。紧接着齐奥塞斯库叫来了国防部长米利亚,下令他对那些所谓的暴徒开枪,要求他镇压。可国防部长跟他说:对不起阁下,国防部只针对侵略者,他们是我的同胞,对不起,我做不到。作为军人 ,服从是天职,可在良知和天职的选择中,这个伟大的国防部长下达了他最后的一道命令:不准向人群开枪!之后吞枪自杀。这一幕震动了国内,也震动了国外。随后受到米利亚的良知感召了所有的士兵,包括当时的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斯特古雷斯,他们也没有执行齐奥塞斯库的旨意,下令将军队撤回了军营。两天后的圣诞节,罗马尼亚还是那个罗马尼亚,人民还是那些人民,只不过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士兵,有的只有罗马尼亚的军人,一群抬高枪口的军人!我时常在想,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的伟大?是和超人一样拯救世界,还是和华盛顿一样大公无私?其实,伟大没那么复杂,有时候即便你是小人物,但你的心永远秉承着自己的良知,就像枪口抬高一寸的士兵、就像跑的比小贩慢一点的城管、就像坚决站在法律一边的法官 。“独立之人格,自由之思想”,如果你认为社会是冷漠的,那你需要好好想想,你是不是也站在了冷漠的这一边?你觉得社会是不道德的,你是不是也跟着不道德?道德与法制、理性跟感性。有时候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,在法律的界限与人性两者冲突的时候,请问问你自己的良知。今天是8月1号,最后祝各位曾经的军人,现役的军人节日快乐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