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们走市场经济道路已经很多年了,但行政这只无形的手却依旧无处不在,即便是号称要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经济发达地区。近日,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了一份通知,严格禁止网约车在浦东机场区域揽客运营,理由是为了确保交通顺畅。翻译过来就是浦东机场交通拥堵,就是你们网约车造成的。看出来了吗?同样是揽客,网约车就会造成拥堵,出租车就不会?这是什么道理?难道是网约车的车更大吗?其实,这里面的原因并不复杂,出租车公司都是国有,或者是一些人的亲朋好友开的,普通人想开个出租车公司,根本不可能。出租车和网约车,一个国姓,一个姓资本,这就是区别。自从网约车出现后,出租车的好日子就到头了,双方的矛盾冲突也是不断,但最多也是停留在司机层面,通过行政干预,还是非常少见的。没想到在开放发达的魔都,也出现这样的事情,看来网约车对出租车的冲击真的不小。有媒体报道,在禁止网约车之后,有出租车司机反映,相比之前一天多赚一两百,看起来竞争少了,生意确实好了。然而,有意思的是在宣布禁止网约车到浦东机场揽客后,竟然还有漏网之鱼。一家叫空港出行的公司仍然可以正常接单,不过,人家不承认是网约车公司,而是机场服务管家,比网约车更高端。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,目前这个空港出行也不能接单了,算是做到了一视同仁。其实,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。2022年4月上海疫情期间,京东送不出货,被网友骂惨了,京东CEO徐雷在朋友圈抱怨说货物不是问题,运力不是问题,但有些事情不是京东自己可以解决的。网友猜测因为京东不是保供企业,所以什么都干不了。然而,当时有一家叫上海朝晟食品的公司,注册仅6天,却轻松成为了保供企业。连京东这么大的企业都无力解决,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却能量十足。虽然在舆论之下,京东最后进入了保供企业名单,但在疫情这种危机时刻,都发生这种事情,更何况一个浦东机场的规定。过去,出租车躺着赚钱,一个不乐意还不打表,还不载你,爱坐不坐,更别谈什么服务。现在蛋糕被人抢了,自己又无法提升,只能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了。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,让过去鼻孔朝天的一些国有行业,彻底低下头。马云说改变银行,如今银行确实被改变了不少,服务态度明显好多了。想靠行政干预来保住蛋糕,已经很难了,不少市民已经投诉到了上海交通委,所以,上海这个规定取消的可能性很大。前两天,《2023年胡润世界500强》发布,这份榜单以市值或者是估值来排名,美国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,而中国只有33家。从这里就可以看到,我们很多企业是大而不强,特别是央企和国企,它们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规模,不是靠竞争换来的。一旦放开一些行业,很多国企根本没有竞争力,完全招架不住,只有被淘汰的份。然而,在很多行业,民营企业却很难进入,毕竟能吃独食,为什么要给你分享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